中国碳博会:产业脱碳,打造低碳产品价值链,首个开放式千万吨级CCUS项目启动!发表时间:2022-11-16 17:19 ![]() 中国碳博会:产业脱碳,打造低碳产品价值链,首个开放式千万吨级CCUS项目启动!我国全国性碳市场亦刚刚起步,尚未与CCUS项目有效接轨,CCUS项目难以通过碳市场转化价值。但CCUS对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CCUS项目向低成本、商业化、集群化方向发展亦是大势所趋。 我国首个开放式千万吨级CCUS项目启动!I 巴斯夫-壳牌-中国石化-中国宝武签约现场 11月4日,中国石化与壳牌、中国宝武、巴斯夫在上海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四方将开展合作研究在华东地区共同启动我国首个开放式千万吨级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为华东地区现有产业脱碳打造低碳产品供应链该项目将引领我国CCUS产业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项目将长江沿线等工业企业,比如钢材厂、化工厂、电厂、水泥厂等的碳源通过槽船集中运输至二氧化碳接收站,通过距离较短的管线再把接收站的二氧化碳输送至陆上或海上的封存点,为华东地区长江沿线工业企业提供灵活、有效的、一体化二氧化碳减排方案。 在该区域内部署CCUS集群项目,可以有效降低单位脱碳成本、显著提升整体作业效率。
目前普遍认为,限制我国CCUS项目发展最大的因素在于项目前期投入大,但是缺乏有效的回报产出机制。放眼国际CCUS市场,美国 CCUS 项目可以通过联邦政府的 45Q 税收抵免 (Tax Credit) 和加州政府的低碳燃料标准(California Low Carbon Fuel Standard)获得政府和地方的财政支持,使得企业可以确保CCUS项目现金流长期稳定。欧盟 CCUS 项目的二氧化碳减排价值主要依靠欧盟碳交易市场 (EU ETS)和 EOR 来体现。此外,美国、加拿大等国均将CCUS项目纳入碳市场交易框架内,即CCUS项目可转化为具有实际经济价值的碳资产。中国CCUS如何走商业化、市场化的需要积极地探索。--碳中和圈子 |